有人預言,移動電商將決定21世紀新企業的風貌,也將改變生活與舊商業的地形地貌。移動電商就是利用智能手機等無線終端進行的B2B、B2C、C2C或O2O的電子商務。它將因特網、移動通信技術、短距離通信技術及其他信息處理技術完美的結合,使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隨時隨地、線上線下的購物與交易、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交易活動、商務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等。下面就叫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移動電商和傳統商務有哪些不一樣!

1、二者的運作過程不同
傳統商務的交易過程中的實務操作由交易前的準備、貿易磋商、合同與執行、支付與清算等環節組成。其中交易前的準備就是交易雙方都了解有關產品或服務的供需信息后,就開始進入具體的交易協商過程,交易協商實際上是交易雙方進行口頭協商或書面單據的傳遞過程。書面單據包括詢價單、訂購合同、發貨單、運輸單、發票、驗收單等。合同與執行過程,在傳統商務活動中,交易協商過程經常是通過口頭協議來完成的,但在協商后,交易雙方必須要以書面形式簽定具有法律效應的商貿合同,來確定磋商的結果和監督執行,并在產生糾紛時通過合同由相應機構進行仲裁。最后是支付過程,傳統的商務活動的支付一般有支票和現金兩種方式,支票方式多用于企業的交易過程。
移動電商的運作過程雖然也有交易前的準備、貿易的磋商、合同的簽定與執行以及資金的支付等環節,但是交易具體使用的運作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在移動電商的模式中,交易前的準備、交易的供需信息一般都是通過網絡來獲取的,這樣雙方信息的溝通具有快速和高效率的特點:交易的協商,電子商務中的雙方的協商過程是將書面單據變成了電子單據并且實現在網絡上的傳遞;合同的簽定與執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網絡協議和電子商務應用系統的功能保證了交易雙方所有的交易協商文件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并且在第三方授權的情況下具有法律效應,可以作為在執行過程產生糾紛的仲裁依據;資金的支付,電子商務中交易的資金支付一般采取網上支付的方式。
2、傳統商務中制造商是商務中心,而在移動電商環境下銷售商則是商務的主體
在傳統商務下制造商負責組織市場的調研、新產品的開發和研制,最后也是由制造商負責組織產品的銷售。所以可以說一切活動都是離不開制造商的。但是在移動電商環境下則是由銷售商配合負責銷售環節,包括產品建立與管理、網頁內容設計與更新、網上銷售的所有業務及售后服務的設計、組織與管理等,制造商就不再起主導作用。

3、移動電商和傳統商務的商品流轉的機制不同
傳統商務下的商品流轉是一種“間接”的流轉機制。制造企業所生產出來的商品大部分都經過了一系列的中間商,才能到達最終用戶手中。這種流轉機制無形中給商品流通增加了許多無謂環節,也增加了相應的流通、運輸、存貯費用,加上各個中間商都要獲取自己的利潤,這樣就造成了商品的出廠價與零售價有很大的價差。對此一些制造企業就采取了直銷方法(把商品直接送到商場上柜銷售)。這種流轉方式,使商品的價格得到了下降,深受消費者的歡迎。但是,這種方式并不能給生產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因為直銷方式要求制造廠商有許多銷售人員經常奔波在各個市場之間。
移動電商的出現使得每一種商品都能夠建立最直接的流轉渠道,制造廠商可把商品直接送達用戶哪里,還能從用戶哪里得到最有價值的需求信息,實現無阻礙的信息交流。
4、移動電商和傳統商務所涉及的地域范圍和商品范圍是不同的
傳統商務所涉及的地域范圍和商品范圍是有限的,而隨著因特網的推廣與普及,特別是各類專業網站的出現,移動電商所涉及的地理范圍和時間則是無限的,是超越時空的。
傳統商務和移動電商并非對立矛盾的關系,而是不同思維模式的產物,如有條件,建議分別運營,相輔相成。

